【NBA瞳孔受伤】真实的破案过程是怎么的?

NBA瞳孔受伤

真实的破案过程是怎么的?

      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精心准备的犯罪?

真实的破案过程是怎么的?

      刚进警局师兄就说没干过刑侦不算当过警察,然后就很苦逼的开始干刑侦了。下面开始回答:

      办一个案子分两块,侦破和走程序。侦破过程很苦,很累,但也很有意思。多部门多警种合作,通过各种方式找到嫌疑人。办个专案连续几十个小时苦熬,回去睡3、4个小时又继续熬几十个小时很常见,但锁定并抓获嫌疑人的开心真是无法形容。再精心准备的案子基本还是能破,不过每个刑侦民警应该都会有一起或几起遗憾的案子,有的是大案没破掉,有的是案子破了人抓了,但最后结果不太好。我讲起我办的案子,有人被骗大概20万,没电话号码,没车牌,没名字,啥都没。然后各种查,锁定嫌疑人,有诈骗前科,被害人、证人辨认通过,外地抓人,貌似一切顺利,报捕的时候,检察院打电话来解释半天,存疑不捕。检察院要求的是一个案件环节的第三方证据,而这个证据是提供不出来的。没办过案的人可能无法想象我当时的心情,但我能理解检察院的做法,问题也不在检察院。

      就此打住,继续答题。

      走程序可以用两个词形容:烦不胜烦,如屡薄冰。现在的执法质量要求到了变态的地步,所以走程序的几个月完全就是噩梦。一个签名,一个印章,一个指印,一份签注,问题总会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你办着一个案子总会想还不如别破案抓到人,省得费尽心力办完案子还被扣分,运气不好还得全局检讨。讯问得保证嫌疑人吃饭,休息……日了,我还才熬了通宵呢,谁给我休息?有时关的人多全问一遍也是个浩大的工程,我最多同时关了20多个人……送所前还要到医院给嫌疑***检,大部分地区体检费用是公安机关支付,体检有问题的话更麻烦,要不就得不断跑医院做各种检查,要不就得更改强制手续。从传唤到移诉,漫长而痛苦。但这繁琐的工作每个案件都得来一次。

      因为我还从事过法制工作,所以在执法质量这块也说几句。上面说了办案子的人都讨厌这个,但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只能又恨又爱了。

      基本一个案件就是这样,总的来说大案大部分能破,因为投入大,小案大部分难破,因为没法投入。如果你精心准备去偷几百块,基本破不了,但你总会被抓住

      ————————————————编辑的分割线————————————————————

      看了几个回复,再说几句。

      现在很多人对警察的误解太深,这些误解有些来自自身经历,有些来自道听途说,有些来自媒体报道,部分原因也的确是警察处理事件的方式有些问题,不过注意,只是部分原因。当过几年基层民警的人见过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剧和各种奇葩闹剧之多是大家想象不到的,更别说是被盗案件了。对个体来说你的钱包被偷、手机被盗或者其它东西被盗可能是一件大事,但对接警的民警来说只是一天中n起被盗案件中的一件而已。但是相信我,如果你的被盗案件有破案条件的话,民警绝对不会放着不办的。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被盗案件嫌疑人都不止盗窃一次,这类案件不太费时间和精力,没啥难度,一破就是一串,性价比超高!你破个杀人大案,各种抠细节,各种鉴定,翻来覆去边边角角的找证人,加一堆班,费时费力,最后发现任务没完成。。。。。

      说到接警,我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你一把雨伞不见了,说是被偷了,要民警到银行调监控。。。银行不是公安局的下属啊大哥,外单位调监控需要各种手续各种审批的!好吧,这个好歹能和被盗沾边,说点接到过的奇葩报警吧。自动取款机自动门打不开,不打银行电话,要打电话报警,在里面关了3个多小时;和家里人吃饭,说是家里人把肉都吃了,没留点给自己,打电话报警;在菜市场买烤鸭,说是烤鸭不熟,不肯付钱,卖烤鸭的打电话报警(后来那只烤鸭我掏钱买了,回去和同事吃得很开心);一个小姑娘和男朋友分手,要自杀。民警到的时候已经喝了敌敌畏,把她带去洗胃(派出所出的钱),洗完胃就要民警帮忙让男人回头,不然还要自杀,也不肯离开派出所,在调解室里睡了2天。派出所没办法了,又怕人出事,只好两个民警陪着坐火车把小姑娘送回家(火车票派出所买的,还得负责路上吃喝),送到家1个小时不到,家里人说又跑了;最奇葩的一个,周六早上8点半,打110报警大骂一顿,说派出所搞什么jb,还不开门,西瓜寮子乱骂一通。局里面打电话到派出所问怎么回事,派出所说不应该啊,早开门了,也不见人在门口。打电话过去问就是各种骂,被骂了5分钟终于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这位大哥走过了,法院在派出所旁边,人家周末休息,于是这位大哥在法院门口骂了10多分钟。。。其实现在的每一个接警基本都有回访,楼下那位所说的情况不太会发生的。

      说到抓捕,基本所有抓捕行动都是事先计划过的,民警受伤固然不愿看到,嫌疑人受伤更是麻烦事。遭遇战的话只能看个人怎么处理了,大部分情况应该是宁愿以后再找机会,毕竟破不了案最多被人说没能力,在抓捕过程中出事怎么办?说个例子,有个现行抢劫嫌疑人开车逃跑,各种横冲直撞,一位民警一枪把轮胎打爆,车翻了嫌疑人受了重伤。嫌疑人家里人各种上访各种告,最后局里面赔了钱,民警挨了处分,这位民警后来没继续做警察,现在白白胖胖,生活各种愉快。这样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吸毒的,被家里赶出来,人就自生自灭,死在路边也没人管,丧葬费都只有政府出,但只要死前有人报警,公安机关就要负责到底,万一人死了,家里人立马变脸,忘了当初是怎么把人赶出家门的,各种痛哭流涕,各种爱得深沉,各种家庭支柱没有了,总之就是要钱。所以现在任何行动或接警都摄像,就是怕这样的事。

      当然我们也会努力按Holli的要求,像王朔小说里一样,穿着笔挺的制服到嫌疑人家里,弹奏一曲钢琴,然后恭恭敬敬把人带走。

      写不动了,只求大家多给警察一些谅解,这个群体的付出超出大家的印象。

      这不,昨天早上上班还开心得很想着国庆几天假陪在家里好好照顾下怀孕的媳妇呢,10点多通知就来了,休假取消。媳妇经常骂我“怀孕这么长时间你帮我做过几次饭?你陪我到医院检查过吗?家里的事你管过吗?父母生病是谁在照顾?你身体越来越不好你还不好好休息几天?”

      亏欠太多,无言以对。

      ---------------再割------------------

      200赞了,趁有时间再写点,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得乱大家也就胡乱看看。

      先说说立案吧,现在要求的是如实立案,意思就是你报警并且符合立案条件的话必须立案,上级部门(包括省级部门)会打报警电话回访,该立案没立案的话就是处分。

      立案之后就是侦查过程了,具体的这里就不说了,举几个例子吧。

      我办的第一起案件是个抢劫杀人案,几个人抢劫一个贩毒人员,过程中死了一个算是无关的人。发案地点非常偏僻,夜间,作案的人都戴了头套,算是精心预谋过。但初步了解下来还是发现一个有价值线索。接下来就是跟进线索,当天晚上基本确定人员,凌晨开始在罪犯楼下守候,抓获一个,然后就是抓获剩下几个。接着苦b的我就开始走程序,当时啥都不会,刚好同时发了个其它案子,老民警又都去搞那个案子,我完全没人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全程办到移诉再开庭,最后几个罪犯有死刑、有无期。印象最深是鉴定结论通知的时候,原先罪犯一直不知道过程里死人了,在讯问过程各种轻松各种说笑,然后表情定格,血色尽失,再然后整个人完全软了,就是生命慢慢从身体里被抽出的那种感觉,没见过的人恐怕想象不出来。这就是精心预谋过的案件,破得算是神速。

      还有一起预谋的,预谋很久,以合伙做生意为借口把人约出来杀死抢走现金。这起案子作案在夜间的公路边,条件更差。确定死者身份后,通过线索理出一个怀疑对象,是个女的,发现这女的当天晚上就和老公到外地了,那基本就是嫌疑人了。抓捕的时候在楼道里和一个女民警装两口子,在楼道里吵架,住户还报警了。。。不过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就在旁边。这案子的凶器被扔到湖里,我了个去,潜水员捞了几个小时捞不到,土办法洋办法都上阵完全没用,为了凶器退侦两次。

      另外一起杀人案,一个小姑娘在农场粪池发现一具尸体。确定尸体身份,大概确定死亡时间,成立专案组,大规模查但完全没效果。最后实在完全没线索,都认为这案子破不了了。过了好几个月,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查到一个人,办了传唤。但我们当时不能完全确定就是这个人,也审不出来,没有其它证据,传唤时间要到了,我和一个同事晚上8点多开始去问,抵了半小时,终于开始坦白,接下来就一气呵成了。罪犯后来跟我们说下午就准备坦白的,然后民警按照规定让他吃饭休息,他想想就又坚持了一段时间。这个案件是典型的冲动型犯罪,完全没预谋,前一分钟罪犯还和死者在吃饭喝酒,接着死者就成死者了(好像有语病)。。。这个案子如果没有几个月后的那件事,怕是破不了。

      写的都是命案,写点看见尸体的事情。第一次看见尸体是会有点紧张,觉得空气里都有种奇怪的感觉,后来就没事了,奇怪的压迫感没有了,只剩下臭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人死了肚子里会有一口气,我同事遇到过抬尸体姿势不对,一口气喷到他脸上去了。那酸爽,持续了几天。至于我印象最深的,是个上吊自杀的老人。他自杀的地点是间老的木板房,在二楼,房顶有扇窗。几年过去了我还能清晰地记起当时他吊在屋子中间,房间木板发出奇怪的吱吱声,光线透过房顶的窗子汇拢在他的头部,让他脸上泛着淡淡的浅***,你总是感觉他在轻轻晃动,但奇怪的是这一幕并不让我感到恐怖。还有刚才说的粪池里发现的尸体,发现的时候已经在那里几天了,因为肿胀,基本就是你能想象到最难看的胖僵尸的样子。而且高清无码照片就在卷宗里,每次看材料都得看一次。。。

      有时间再写点非命案或者两抢一盗的案子吧。

有哪些曾经的悬案但后来被破了?

      我们这,医院的收费员二十年前失踪了,总总迹象指向卷款潜逃,但没有任何有用线索。

      二十年后,2022年,她被抓了。

      就靠着满大街的天网摄像头和一张模糊的入职登记照。

      本地公检法得意之案,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有哪些案件是因为小细节破案的?

      上次听我认识的一位刑警朋友说的!

      有次他们遇上了个案子,嫌疑人跑路了,他们就想通过监控找人!

      结果找了一晚上,没发现那人跑哪了!

      那人估计挺熟那一代监控的!

      然后,上面就派了个专家来帮他们!

      那专家通过视频上的一条狗,这狗在那时候,抬了一下脑袋!

      就这么个细节,把嫌疑人逃跑方向找到了!

      最后朋友还真在这方向上抓到人了!

      太牛了!!!

有哪些案件是因为小细节破案的?

      听我的刑警朋友说的。

      2010年左右,他还是一个在上海刚入行没多久的刑警。有一次跟三个战友在楼下蹲毒贩。插一句,其实上海没有什么大毒贩,基本都是一些分销网络终端的小角色了。大的毒贩都在西南偏远的地方,那里是国外***进来的源头。

      反正当时四个人在一个老小区的楼下,坐在一辆汽车里,盯着目标所在楼栋的出口。同时可以看到楼上目标所在房间的窗口的灯一直亮着。目标人物有两个人,手机都是被监听的状态。

      一盯盯到了半夜,直到窗口的灯熄灭了。我朋友说当时就是困得不行,虽然是四个人轮流值班轮流睡觉的,但是他觉得当时有一个瞬间可能是四个人都睡着了。

      然后天蒙蒙亮的时候,突然监听器响了,一个目标毒贩在给另一个打电话!

      再然后就看到目标房间的灯透过窗户亮了。

      这把四个人瞬间整懵逼了。他们眼看着灯亮起来的,说明屋子里还有人。但是两个毒贩在一个房间里,打什么电话?

      而且电话响了还不接,挂断了,过会儿又打,还是不接,连续打了三四次,就像是在发某种暗号。

      四个人很纠结,现在肯定是跑了一个,但是又不确定是有事儿走开了,还是打草惊蛇开溜了。现在天刚亮,说不定去买早饭了。但是四个人问谁都没有绝对把握说刚才是否看到有人从楼道口出来。

      于是大家就纠结要不要上去抓捕剩下的这个。抓吧,另一个可能就跑了,不抓吧,说不定有个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出口,剩下这个也跑了。

      而且那几个电话和亮起的灯,也不知道是不是毒贩放出的烟雾弹。

      纠结了半天,老大决定还是抓,抓一个是一个。

      于是四个人上楼,破门,冲进去。。。

      然后再次懵逼,房间里两个人都在。

      一边迅速制服拷起来,一边骂着问,他妈的你们刚才在打什么鬼电话?

      两个毒贩也愣住了,委屈的回答,他的手机找不到了,我打个电话帮他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