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小猪杰克,你听过最好的故事是什么?(也可以讲自己的故事、古今中外的故事)

nba小猪杰克

你听过最好的故事是什么?(也可以讲自己的故事、古今中外的故事)

      上大学时听一位来自台湾的客座教授讲的两则故事,排名不分先后。

      之一:《扁担》

      陈启傑,浙江安吉人,十八岁辞别兄长,孤身赴台。在台湾勤工俭学,奋力打拼,终功成名就。娶得贤妻,诞养娇儿,作育桃李,家庭美满。然陈生心心念念,毕生憾事仅有一桩,就是与兄长海峡两岸,天各一方,至盼思归。奈何时乖运蹇,四十年间,竟未成行。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八十年代,两岸破冰。春雷滚动,送来故乡亲人的消息,原来兄长历尽岁月蹉跎,依然在世。陈先生纹尽脑汁,只求再见亲人,于是辗转海外,从台湾飞德国,又转道香港,再乘船北上,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别时翩翩少年,归来两鬂霜花。

      在故乡安吉火车站,陈先生对着自己大包小包的行李犯了愁。原来列车激驶,提前到站,前来接应的亲人却尚未露面。陈生思亲情切,诸般礼物小山也似,一双肉掌,又怎样提得动?

      正踌躇时,忽见候车大厅一角堆放着一盘麻绳,几支扁担。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安吉是竹乡,少壮劳力会走路时便会挑担。陈生当年离乡时,兄长亲自相送,一副小小青竹扁担,几只简易箱笼书箧,已是半生行程。此时再见,如睹故人,兴致大起。于是问列车员借了这扁担麻绳来。他在台多年,养尊处优。此时却脱了巴黎定制的西服外套,再解开卡地亚袖扣扣起的雪白衬衫长袖,将登喜路领带扔在颈后,兴冲冲拿起麻绳来,挽一个八字结,手势不曾生疏;再挽个四平结,已紧套两个箱包……一环套一环,一结套一结。陈生多年执笔从教的手,找回了故乡的韵律。三下五除二,大汗淋漓间,已搞定了所有行李。一颗心砰砰砰乱跳,每一声都是:家!家!家!

      泪汗朦胧间偶一抬头,看见一个人,蓝布裤子,白色背心,黑面布鞋,六十上下年纪,面目黧黑,遍布沧桑——左手,挽着一缕麻绳;右手,执着一副扁担。

      天南海北双飞客,归途便是这一副扁担也。

      之二:《墓碑》

      卞润生,安徽歙县人,家中长子。四兄弟铭承亡父遗训,同在行伍。

      润生早年仰慕三民主义,投考军校,毕业后执青天白日旗;二弟润才,三弟润贤则先后加入中国,随八路军转战北疆;四弟润士年幼,追随润生身边作文官。四兄弟各为其主,却一直牢记母亲曾太夫人训诫:为国为家,赤胆忠心;互扶互助,兄弟情深。

      十四年抗战,光阴荏苒,二弟四弟先后为国捐躯,光同日月。四年内战间,三弟身负重伤,命在垂危。润生百般设计,送去救治良药。润贤手书四字为贽:且自珍重。

      一九四九年,润生随军部撤去台湾

      ;润贤扶老母弱妹归隐故里。从此天各一方。

      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曾太夫人想尽办法,只求风烛残年,得见娇儿一面。殊料世事覆雨翻云,乍眼间文革来袭。因了这一层关系,润贤被揪出批斗,游街示众,押送牛棚,要求彻底交待与敌党分子胡润生的关系。润贤受尽折辱,不出一辞,竟自含恨而逝。曾太夫人紧随其后,一病不起。

      噩耗传来,润生心如刀绞,立下誓愿,有朝一日必要回乡祭拜,骨肉团圆。

      谢知再踏上熟悉的故土,已是八十老翁了。

      前来迎接他的,是小妹润君。昔日娟娟少女,如今皓皓苍颜。一众子孙,满堂荫实。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润生跪倒在母亲墓旁,哀哀欲绝。手抚碑文,得见“讳先显祖妣曾太府君之墓”,老泪纵横;又见“孝儿润才、润贤、润士,孝女润君新”——独不见自己的姓名,终于悲从中来,哀声大放,几欲昏厥。竟人竟扶持不得。

      却见润君施施然唤来儿孙,下令:“将墓碑掘起五寸后重置!”

      众人错愕不已。

      转眼间碑已重置,润君取来清水细细冲刷,柔声唤长兄:“阿哥你来看!”

      润生细辨,却见“润才、润贤、润士”

      之下另有一痕印记,久藏地下,未经风霜,保持完好,此时赫赫在目,正是“润生”二字!

      原来曾太夫人临终留下遗言,碑上牢镌儿孙姓名,缺一不可,祈愿一家团圆。相信苍天终有放晴日,游子总得归乡时!来归之日,掘碑重置!

      团圆,

      是这世界上最好的故事。☺️☺️

你听过最好的故事是什么?(也可以讲自己的故事、古今中外的故事)

      听台湾作家吴念真讲述计程车司机的故事。

      重逢

      文/吴念真(台湾知名导演、作家)

      有一天,我去坐计程车。台北市大概七成以上的人都认得我,所以我在台北很守规矩,走路一定靠右边,不会一边走一边抽烟。那个计程车司机在听古典乐,那音乐恰好是我当时唯一能接受、唯一喜欢的肖邦。我很高兴。他从后视镜看到我。我说那是肖邦啊。他说对啊。他很含蓄的说,导演你好,我常常想,如果哪一天碰见你,我一定要讲个故事给你听。我说,好啊,你讲啊。他说,你就当成我自言自语好了。

      他讲故事的技巧不是很好,就是说他大学时有个非常好的女朋友,全班都以为他们会结婚。他大学毕业后去当兵,他女朋友在外商公司做事,做得非常好。

      他退伍之后,女朋友说不如我们一起开一个小公司,因为她在外商公司工作过程中认识很多客户,也有很多经验。两个人就开始做。这个男人是本省人,女朋友是湖南人,她妈妈很会做饭,女朋友常带他回去,她妈妈会煮很好吃的饭给他吃。

      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从两个人做到十几个人。他一个客户的女儿和他一起出差去马来西亚,两人就上床了。客户知道后,一定要他负责。他那时候也知道这个客户是蛮大的客户,跟他女儿结婚也不错,找到一个好的太太可以少奋斗十年。

      本来他和女朋友计划是做到四十岁,公司上市,他们就退休环游世界。可是梦还没有完成,他们就分手了。他女朋友很好说话,这样再讲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唯一抗议的是她妈妈。她妈妈有一天中午拿着饭菜到办公室,一进来顿时鸦雀无声。他很害怕,就站起来。她妈妈只是打他嘴巴,说,坏孩子,我不煮饭给你吃了。就一直哭着走了。他说那是他人生中最痛苦的事。

      其实他跟妻子在一起也并不快乐,总有一种内疚和罪恶感,最后也就离婚了。最后很颓废,生意乱七八糟,欠了一屁股债。台北做生意失败的人常常去开计程车,因为还是自己当老板。可是不好的是常常遇见以前的客户,还会打招呼,下车后会多给钱,他就会觉得很尴尬。

      后来他在机场排队,遇见的正是当年的女朋友,很商业精英的打扮。他的第一反应是把后面的牌子拿掉,因为上面有他的名字。

      他女朋友上来,直接说要去台北市中心的私人医院。他就低着头,不想让她认出来。那个女的没有跟他讲话,就开始打电话。

      第一个电话打回家,在外国,叫她女儿不要因为妈妈不在家就不上芭蕾舞课,叫她儿子记得吃维他命丸,游泳课要上。

      再打一个电话给澳洲的公司,说已经到台北了,交代要做什么事。

      然后打给她在伦敦的先生,说要买什么东西。

      最后打一个电话给他们共同认识的一个同事,说我回来了,妈妈生病要开刀,我特地回来陪她,不久就要回去,想看看你们,你们一定要带着小孩子来。

      然后就到了,下车。他想,还好,一路都没有认出他来。

      结果那个女的突然转回来,敲敲车窗,要他摇下来。她盯着他看,说,我都已经跟你讲过了我自己十几年来的人生变化,而你连Hello都不想跟我讲一声吗?讲完就走了。

      车子已经开到我公司,他还没讲完一半。我就说没关系,你讲完我再走。听完只是觉得人生惨烈,可是后来想起突然感觉很强烈,非常深沉。有一天晚上写到这一段的时候感觉很难受。(摘自:《读库1201》)